Home A-News 泰國推動可持續城市漫步旅遊 主打地區特色吸引國内外旅客

泰國推動可持續城市漫步旅遊 主打地區特色吸引國内外旅客

by Crystal Lo
Bangkok Walking Street

【ACTIY可持續專訊】泰國推動可持續城市漫步旅遊 主打地區特色吸引國内外旅客

#可持續旅遊 #城市漫步 #泰國旅遊 #深度旅遊 #步行

泰國旅遊局正推廣以步行方式旅遊,讓遊客與當地居民、自然和文化有更深入的互動。旅遊業是依賴旅客消費的服務業,希望深入了解當地社區的遊客自然會選擇以城市漫步方式探索當地景點和特色。 根據聯合國旅遊組織,以步行方式旅遊讓遊客與當地居民、自然和文化有更深入的互動。 城市漫步的趨勢也滿足了對戶外活動日益增長的需求,並且符合可持續旅遊原則的方式。 然而,由於某些區域難以步行或缺乏公共交通,能夠城市漫步的空間未能滿足不斷增長的旅客需求。

Thailand Walking Street

城市漫步展示當地魅力 提供各種本土文化體驗

泰國旅遊局(Tourism Authority of Thailand)國內市場副總督Somradee Chitchong女士表示:「在旅行時,我們總會隨口說吃完飯或回酒店之前,我們可以去走走。」這種泰國文化的方面促成了全國主要城市步行街的發展,而這些地方通常大多由為遊客服務的商店組成。疫情後,步行街的賣點轉向了讓遊人享受探索有趣的街區歷史文化、當地特色活動或街頭小吃攤位。「在曼谷和泰國各地有許多步行街區具特色,且可以進一步發展」,Somradee女士說道。 

在曼谷,耀華力和Ban Tad Thong提供各種美食體驗。在內陸鄉郊地區的薩空那空府Wat Phra Tat Choeng Chum寺廟,Pha Kram Road——也被稱為「靛藍街」或Kram步行街專門出售靛藍布料製成的當地產品。 當地人在這區舉行小型表演、在咖啡廳或畫廊舉辦展覽、電影放映或現場音樂表演等活動,旨在吸引年輕人和遊客回訪。

最近,當地藝術家「Pi Near」在曼谷華南蓬區(Hua Lamphong) 附近的Mana藝術畫廊舉辦展覽,華南蓬直到2023年都是曼谷的主要火車站。 在這區可以找到大型機構資助的藝術展和節日,如「Awakening」燈光藝術裝置。舊區Talat Noi 和Charoen Krung同樣為那些城市漫步的人呈現了隱藏魅力。更重要的是,這些地區的魅力為當地人提供了收入來源。

Thailand Walking Street at Night

以步行方式旅遊響應全球可持續趨勢  同時為小型商戶帶來收入

步行為人們提供了一種完美且低碳的方式在城市移動,也響應了全球可持續旅遊的趨勢。 泰國城市規劃協會主席、朱拉隆功大學建築學院講師Panit Pujinda表示,步行讓人們以更慢的節奏體驗城市。Panit先生表示,在城市中步行與駕車不同,因為在車內,乘客通常只會注意到大型建築物,而步行時,行人很快會留意到街上的商店和小販。Panit先生說:「雖然這未必意味著更多社區有更多收入,但這仍然是一種有效分配小型商戶之間收入的方式。」

 

Chinatown Yaowarat in Bangkok

城市漫步仍面對挑戰 步行街設計還需改善

儘管泰國對本地城市漫步的需求不斷增長,但在安全方面仍面臨挑戰。Somradee女士指出, 在泰國許多地方,步行街的設計未能包容所有群體,因為在道路和人行道上仍然很常出現障礙物,這對行人,特別是輪椅使用者來說可能構成問題。 有時摩托車非法與行人共用道路,而某些内陸鄉下街道的清潔可能管理不足。另一個問題是由於缺乏公共火車和巴士服務,或缺乏停車位,讓遊客難以再訪。

Ours Community Bangkok

參考鄰國城市設計改善方案 考慮當地文化環境及本地居民意見

「首都曼谷的大部分地區,很難稱其為一個適合步行的城市。」Panit 先生說。

歷史上,曼谷的城市街區比其他城市大,因為這座城市建在大片農業用地上。但Panit 先生指出,道路面積僅佔曼谷總城市面積的7%,遠低於全球平均的15-20%,而像東京和紐約這樣的大城市,道路面積分別佔20%和28%。即使曼谷建造更多道路以擴大可用道路面積,也可能無助於緩解交通問題,因為曼谷人傾向使用私人車輛方便地在城市中導航,因為曼谷的一些地區之間相距很遠,總體上仍然缺乏公共交通選項。行人在人行道上步行並不一定感到安全,因為仍需與路上車輛和摩托車共用空間,步行時需時刻保持警覺。

在城市發展方面,許多泰國城市的另一個問題是土地只分為兩類——公共或私人。在發達國家,一些土地所有者會分配一些私人土地供公眾使用,這被廣泛稱為私人擁有的公共空間(Privately Owned Public Space)。這類額外的土地分類可以讓整個社區共享這些區域的好處,而土地所有者則可以享受額外福利,例如增加建築物樓層的權利。Panit 先生指出,在東京,許多私人開發商在其開發項目前留出充足的空間,提供足夠的公共人行道或供公眾使用的區域,同時使開發項目能夠無縫連接到附近的現有公共步道。這種安排能夠鼓勵當地居民更常步行並與城市互動。

要達致發展平衡並不容易。Somradee 女士指出:「地方政府有時直接模仿國外的模式,卻沒有考慮到環境和當地情況,任何形式的發展應該從當地居民的需求開始。當地人也應該以不破壞當地文化的方式管理社區,發展不應吸引過多的遊客或推廣不合適的活動。」她認為城市發展的平衡必須考慮包容性,既要考慮當地居民生活需求,也要吸引外國遊客,同時保持街區的整潔和獨特性,否則社區將缺乏活力,難以持續發展。

 

 

 

You may also like

ACTIY - 香港首個一站式可持續生活平台 Let's Take Action